首页

女王爆菊

时间:2025-05-26 11:06:35 作者:银发旅游列车,让供需有效对接(提振消费一线观察) 浏览量:50389

  丽江看雪山,保山喝咖啡,腾冲逛古镇……

  69岁的北京游客石女士,乘坐“金色年华·滇西漫游”银发旅游专列“玩转”云南。

  “车上能不能休息好?身体不舒服咋办?行程会不会太累?”上车前,石女士还有不少顾虑。

  随车管家胡仁娴安慰道:“阿姨放心,车上有随车医生和医务室,我们24小时为您服务。”

  车厢内,单人床、独立卫浴、智能温控系统一应俱全,过道有防滑地毯、防滑扶手。

  五天四晚,上车歇、下车玩。“行程刚结束,我已经在看别的线路了!”石女士说。

  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积极发展抗衰老、银发旅游等产业,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。

  石女士乘坐的这趟列车,是云南新开发的品质型银发旅游专列,由国铁昆明局和中旅星光旅游列车有限公司联合开行。

  “银发群体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。”国铁昆明局国际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用数据说话,“我们开行的旅游列车中,接待的老年旅客人数很多,其中6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80%。”

  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并不算丰富。中旅星光旅游列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磊表示:“老年人时间充裕,更青睐‘慢节奏’旅行。云南旅游资源丰富,但山高路远,许多旅游产品行程安排紧凑,而且以大巴为主要交通工具,老年人坐久了腰酸背痛,体验感大打折扣。”

  银发旅游列车,让供需有效对接。

  除了品质型银发旅游列车,云南还开设了以“象往号”为代表的普惠型旅游列车产品,通过一系列适老化改造匹配老年人需求。

  “未来要建立银发旅游列车品质型、舒适型、普惠型产品体系,让‘银发族’选择更多元。”李建说。

  银发旅游列车激起的消费“涟漪”,远超一张车票本身。

  “老年人是淡季出游的‘主力军’,发展银发旅游列车,既能拉动淡季文旅消费,又能有效挖掘铁路运力潜能。”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表示。

  保山不是传统的旅游热门城市,但也被“金色年华·滇西漫游”专列纳入线路。“银发旅游列车在行程设计上可以整合更多资源,带动更多‘低调’但不失特色的城市发展。”贾磊介绍。

  要接好这波“银发流量”,车上车下都要“适老化”。

  “我们要完善景区的适老化改造,多开发康养游、文化历史游等老年游客感兴趣的产品。”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兴华说。

  本报记者  叶传增

 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5月25日 第 02 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最高法解读工作报告:要实现对诉讼的源头治理

做好北方河流防凌工作。密切监测黄河、黑龙江、松花江等北方河流凌情发展变化,动态掌握天气、水情、冰情、河情、工情,精准预报封开河时机、凌峰流量等,精细调度水工程,做好河道巡查、人员转移避险、应急分凌区运用和浮桥拆除等工作,及时应对处置突发险情,确保防凌安全。

生态环境部:力争到2035年全国283个海湾都能建成美丽海湾

今天(16日)12时,南海海域和东海部分海域为期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结束,广东、海南、福建等多地渔船集中出海捕捞。千帆竞发去追“鲜”,大海鲜马上就上桌!《联播一瞬》愿所有渔民满载而归!

因“个人原因”辞职未满1个月的他,主动投案了

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黎杨全教授对会议“互动相生”这一主题表示赞赏,他认为,青年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并非二元对立。传统文化的传播非常倚重青年文化,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文或游戏等青年亚文化传播。此外,青年文化以自己的方式重塑了传统文化。《长生烬》实现了传统文化和青年文化的粘合,打破了早期网文以主角为主的功利式表达,传达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;而日常修仙的网感表达,反映了新的媒介环境下日常式生活美学的兴起,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:对宏大叙事的视线转移是否是故事的消亡?网文日常化审美是否与当下兴起的短视频浪潮有关联?这种再媒介化的问题十分值得我们深思。

(经济观察)中国多地召开“新春第一会”拼开局

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要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,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。

全球首个超高海拔构网型光储电站在西藏阿里并网发电

按客源分析,在7月,中国内地旅客按年增加14.3%至218.3万人次;香港旅客约58.9万人次,同比减少10.9%;台湾地区旅客约7.6万人次,同比上升29.5%。7月,内地、香港及台湾地区旅客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%、92.8%及78.4%;访澳国际旅客约17.3万人次,按年上升33.3%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5.5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